(1)货币的发展历史

说比特币之前,我们先说说世界上的一个小岛的故事。雅浦岛,有过这样一段历史

1903年岛上的土著居民的货币体系和其他地方很不一样。因为雅浦岛附近金属非常的少,所以那个时候大家就把石器作为原始货币,来进行日常的交易。各种石器的直径12码到1码不等,简单的说石币越大,就代表着它价值越高

但是由于这些石器的重量比较大,当两个人交易的时候,卖家需要把买家给的石器搬回家,搬运工作太麻烦了,他们就不搬运了,而是在石器上刻上标记,来表示石头的所有权属于我了。

这些石器也不是当地产的,而是需要到外面去找。当地人有一家大户,他祖先曾经获得一个巨大的石币,但是在当时运回雅浦岛的过程中遭遇困难,半路中石沉大海,但是当地的人都相信那家人是有那个大石头的,即使那石头不在那户人家家里,而是在看不见的大海深地,石头的购买力不会因为没在家里就没有购买力,而是仍然可以当货币使用

听着是不是有点觉得“荒唐”,但是这就是真实存在的真实故事。

回想我们的祖先,一家拥有牛但是粮食比较少,一家拥有粮食但也想要一些牛,怎么办?他们就直接用各自的牛、粮食直接交换。

后来人们在交换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时候你要交换的东西不是我要的,很多时候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人们就想了一种办法,大家都觉得贝壳很好、很值钱,就形成了共识,可以用贝壳交换所有其他的东西,这样在交换物品的时候就较值钱方便多了。

再发展,人们发现贝壳的数量太多了,越来越泛滥,越来越不值钱,想着得找更稀有的东西来替代贝壳,金子就慢慢被大家用了起来。

但金子仍然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买的东西太值钱,很多时候就得拉着一辆车来买一件东西,非常的不方便。很多电视剧里被打劫的场景,最能体现不方便这种情况了。

人们发现纸很方便,于是政府宣布可以把手中的金属换成政府发行的纸币,都是盖上政府特制的章的。

对的,其实现在各个国家使用的纸币也是慢慢发展而来的,并不是地球存在就直接这样了。

而一些国家发行的纸币有的时候也是有问题的,最著名的莫过于“津巴布韦币”

国家滥发货币,如下图一百万亿面值的钱

当时有这样的情况,拿津巴布韦币去买卫生纸,由于津巴布韦币太不值钱了,所以买的纸的量比钱本身拥有的纸的量还少,人们就直接用钱解决擦屁屁的事了,而国家还号召用钱擦屁屁是可耻的事····哎···

而货币发展到现在,国家银行的运行机制也在慢慢的发生改变。

最明显的发工资,当公司发你工资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给你纸币,而是公司把他银行上的钱减少了一部分,减少的这部分记录到你的卡上,而银行做的就是这个记录工作,而钱本身是没有从公司那里到银行再到你手里的,但是这都不重要,因为所有人都相信银行,相信银行的记录。这样就省了很多麻烦

近两年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做的更彻底,你生活方方面面的交易,无论出行、吃饭、游玩、转账,无论大额、小额,都很方面(而你并没有银行卡被如此大面积使用,甚至连信用卡都没有的)

在你所有的交易过程中,支付宝/微信做的就是一个工作,就是把所有的交易做记录······

而支付宝也是出现过一些问题,有个时间点,有些光纤被挖断,而有些人手机账户里的钱就清空了,也会造成恐慌

这是由一个大中心做所有记录会出现的一些不好的一些问题

货币发展的历史

1.实物货币(贝壳)

2.称量货币(黄金,黄金并没有国家信用做背书)

3.纸币(国家信用做背书)

4.数字货币(银行卡,支付宝/微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直接用记账替代了,银行发工资其实就是银行帮记账而已)

5.虚拟货币

货币的本质定义,普遍被接受的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

一个东西作为货币,跟政府是没有什么关系的。现在的央行控制货币,其实历史没有多长时间的。

最开始的黄金作为货币,也不是政府信用作为背书的,就是大家都普遍认可,就可以了。

随着货币的发展已经进步了,但是在现实的世界中任然存在这样活那样的问题。

去中心、大家共同记账,账簿完全公开、不可篡改,这样的系统应用而生。

而第一个这样的系统就是“比特币”。我们可以把“比特币”的“币”不要单单看成是“钱”,而是把“比特币”看做一个名称,先不赋予它其他含义。

1.去中心化、大家共同记账的方式,无需中介(更低的交易费用,无隐藏成本),生在互联网上不限国界(全世界都公用一个账本。只要你在互联网上,就可以参与“记账”/“交易”)

2.账簿完全公开、不可篡改,每个人都能看到账本的所有内容,一旦账本上承认你有1万元,你就有1万元,全世界都改不了,全世界都知道这是属于你的

现在银行系统的缺点:

1.中心化,灾难那就傻逼了——去中心化

2.有账户系统,易篡改

3.货币发行,想发多少发多少,货币贬值——比特币总量有限

4.隐私性差一些

比特币的优点

1.去中心化的,所有节点一块记账

2.无账户系统,发明UTXO【查下是什么意思】

3.发行机制,每4年减半,永不超发

4.隐私性好些

未来一定是数字货币,与法币共生的形态

比特币的缺点

1.隐私性强,贩毒、洗钱控制不了

2.分布式系统,软件更新困难,扩容之争就是典型的例子

以下两段文字摘抄《比特币创世论文》

互联网上的交易,几乎都需要借助金融机构作为可信赖的第三方处理电子支付信息。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类系统都运行良好,但是这类系统仍然内生性的受制于“基于信用模式”(由第三方背书,人民币由国家背书,支付宝由阿里背书)的弱点。

1.人们无法显示完全不可逆的交易,因为金融机构总是不可避免的会出面协调争端。

2.金融中介的存在,也会增加交易的程本,并限制了实际可行的最小交易规模,也限制了日常的小额支付交易

3.并且潜在的损失还在于,很多商品和服务本身是无法退货的,如果缺乏不可逆的支付手段,互联网的贸易(这里的贸易不要狭隘的理解成国家之间的贸易,这里指的是所有的交易行为,非常的广泛)就打打受限。因为有潜在退款的可能,就需要交易双方拥有信任。

所以我们非常需要这样一种电子支付系统,它基于密码学原理而不基于信任,使得任何达成一致的双方,能够直接进行支付,从而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参与

杜绝回滚支付交易的可能,这就可以保护特定的卖家免于欺诈。

比特币系统,提出一种通过点对点分布式的时间戳服务器来生成依照时间前后排列并加以记录的电子交易证明,从而解决双重支付的问题。

只要诚实的节点所控制的计算能力的总和,大于有合作关系的攻击者的计算能力的总和,该系统就是安全的。

(2)全局性认识比特币系统

上文说了货币的发展历史,引出了比特币(当然我们这里仍不讨论比特币是不是货币的问题)

比特币系统是如何运行的呢?有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比特币系统里面的最开始的币是如何产生的,之后还要不要再增加?

2.能够去中心化的记账、并且账簿完全公开不可更改的实现方式是什么样的?

补充说明:实际上比特币系统包含了4个关键概念:数字加密,交易UXTO,共识机制PoS,分布式存储

我们先从整体来认识比特币系统,它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1.所有的用户,及其他们自己的钱包(对应银行卡)、地址(银行卡上的一串数字)、密匙(密码)

2.当用户之间交易单时候,记账的方式,比特币系统采取的是竞争记账的方式,当然记出来的账是所有人认可的

3.当记的账单让所有节点达成共识之后,需要把它放入整个“公共交易账本”上做归档

这就是全局认识比特币这个系统

(3)比特币发行的问题

先讨论第一个问题,比特币的第一个币是如何产生的?后续的币是如何产生?

前文说到的“账单”、“公共交易账本”的概念,在比特币系统里被叫做“区块”、“区块链”。

每次做账务记录,最终就形成了一份账单,账单会以区块的形式存在,而把所有的账单都装订在一起,就好像每个账单连起来,链接起来一样。

在整个系统中,做记账的人会获得系统凭空而来的奖励。

一开始每次奖励50个币,每四年递减,现在每次只奖励12.5个了,最终会在2140年左右就不奖励了,最终系统会产出2100万个币。

这就是比特币系统发行币的方式,总量,以及发行的过程详情。

(4)去中心化记账是如何实现的,所有的节点如何达成共识?

我们先看看银行、支付宝/微信是运行的

1)中心化账本(银行)的运作过程

银行的数据库有两条记录【用过支付宝线下支付的可以仔细回忆下每个细节步骤】

张三A账户余额3000元,李四B账户余额2000元。【余额记录】此时,张三想要通过A账户转账1000元给李四的B账户,详细过程如下:

1.张三向银行提交转账要求(内容包括转账地址及金额)【钱包、余额及转账】

2.银行通过银行卡密码验证张三的身份,并检查张三的余额【密匙验证】

3.检查通过后,银行增加一条转账记录(用的是复式记账法):A账户向B账户转账1000元。并修改余额:A=3000-1000=2000;B=2000+1000=3000【账本做记录,并修改】

2)支付宝

1.张三(实际上是向支付宝)提出转账要求【支付宝app/支付宝账号,金额/余额,地址--扫码/输入账号,密码】

2.支付宝通过密码验证张三的身份,并检查余额

3.支付宝做记录(双方信任支付宝这个中介,信任他做记录):A账户向B账户转账1000元。并修改余额:A=3000-1000=2000;B=2000+1000=3000【记账】

3)去中心化网络中转账比特币(没有中介了,所有节点共同维护同一个账簿。这时就出现了广播,与大家一块同步的问题了),过程如下

1.张三广播(广播的意思是向所有节点发出声音)转账要求【钱包--钱包地址是公匙,金额/余额,地址;打开钱包的方式是用私匙】

2.周围的节点通过A账户的公匙查交易签名的真伪,并检查余额是否ok(因为账簿是公开的,所以余额会被所有人能看到,通过公匙即可)

3.检查通过后,节点在自己的账本上做记录:A账户向B账户转账1000元,并修改余额:A=3000-1000=2000;B=2000+1000=3000

4.但是这里有个问题,所有人都记,那就有可能导致大家记的不一样,所以当有人记完了,会广播给其他所有节点,大家看看他记录的是否正确,如果ok,那么大家就不记录了,直接承认账簿里用那个人记录的,然后这部分账单会被归档到“公共账簿”里去。然后大家再进入下一个交易、记录周期,如此循环······

可以仔细琢磨银行/支付宝与比特币系统的细微区别

(去中心化,必然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达成共识的问题)

我们把比特币系统的教育过程再梳理下,如图

流程说明:

1)一笔比特币交易的生命周期起始于它被创建的那一刻,也就是诞生(origination)。 一旦一笔比特币交易被创建,它会被资金所有者(们)签名。如果它是合法创建并签名的,则该笔交易现在就是有效的,它包含了转移这笔资金所需要的所有信息。最终,有效的比特币交易必须能接入比特币网络,从而使之能被传送,直至抵达下一个登记在公共总账薄(区块链)的挖矿节点。

2)随后,比特币交易会被一个或者多个签名加密,这些签名标志着对该交易指向的比特币资金的使用许可。

3)接下来,比特币交易被广播到比特币网络中。一笔交易需要传递至比特币网络,才能被传播,也才能加入区块链中。

4)在比特币网络中,每一个节点(比特币交易参与者)验证、并将交易在网络中进行广播,直到这笔交易被网络中大多数节点接收。

5)最终,比特币交易被一个挖矿节点验证,并被添加到区块链上一个记录着许多比特币交易的区块中。

一笔比特币交易一旦被记录到区块链上并被足够多的后续区块确认,便成为比特币总账簿的一部分,并被所有比特币交易参与者认可为有效交易。于是,被这笔交易分配到一个新所有者名下的比特币资金可以在新的交易中被使用——这使得所有权链得以延伸且再次开启一个新的比特币交易生命周期。

交易产生,就是张三产生交易行为,并用自己的密匙做签名(以便其他节点能够识别),然后把这个签名的交易发送给所有节点

当有的节点收到信息后,就会根据“公共账簿”去验证张三的余额是否足够支付交易的数额,检查通过后,就会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录交易内容。

然后把这个记录的账单发送给全网的节点,大家再次进行验证,哦发现有人已经记录了,并且记录的没有问题,那我就赶紧进入下一个记录周期把

然后那个记录的节点就会把账单(当然这条广播里是放上时间戳了的,就是刻上当时的时间点)并入“公共账簿”里。

而且这个过程,我帮助大家维护账簿了,我得得到奖励啊,这时候系统会发送给这个同学奖励,发放一定量的比特币。

多说一句,交易的过程实际上要比上面说的内容复杂一些,主要是用了UTXO技术,这里就不在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去研究

UTXO【UXTO机制不在这里详细介绍】

大家注意到在记录账目的时候,有的人做记录工作,并得到系统的奖励,这个角色就是比特币系统中的矿工。

矿工是能够得到好处的,那么大家肯定都想要做这个工作喽

系统做了个巧妙的设计,

在大家都把网络上的交易整理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并且未广播出去的时候,需要做一件事,才能广播。

这件事是什么呢?系统抛出一串数字(没啥规律哦),上面是盖上盖子的,大家不知道里面的数字内容。然后让所有人可以猜,猜对了,你才能去把你的小本本的内容去广播,那怎么才能更快的猜对呢?有的人每秒测试10次,你测试1000次,你猜对的几率就大,猜对的速度就快。

这就是比特币系统中的“共识机制PoW”的原理。

如果你想猜的快,对的几率大,增加你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于是乎矿工们不断升级着自己的装备,由一开始的电脑,发展到专业的矿机,再到矿场,再到矿池,反正就是增加计算能力

(5)

从运行上来看,比特币实际上是一个互联网上的去中心化账本。这个账本是如何达成全网节点共识,通过的是PoW记账机制

以上就是比特币系统的运行逻辑。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比特币系统也肯定存在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科技和人类一样,都在进化,技术也在一点点迭代、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都终将成长···

当然系统里还有非常多的技术细节,在这里暂不做过细深究。

希望你通过这篇文章的理解,对比特币有个系统、感性的认知,知道系统的关键点有哪些概念。

(6)

扯点虚的

国家封比特币咋搞

对国家没啥好处,就好像蒸汽机时代,工业生产大污染,那就不引入,到最后就会落后一个时代,别的国家就会走到前面,中国百年历史已经吃过一次亏了,哪有那么容易就追赶上来啊,虽然中国很快乐,但是付出了多少辛苦才赶上来···

另外,有互联网就可以有货币,根本禁不了。顶多是不能和本国的货币兑换,仅此而已

比特币是超国家的,国家支不支持意义都不大

一个国家发行数字货币,然后映射到自己的币种,就好像出租车公司自己开发了个滴滴、uber

Uber、滴滴是跨出租车公司的,它是面向整个国家的所有出租车公司的,甚至是跨国界的

比特币是跨国界的

(7)

再回来说说比特币

比特币不单单是 一种数字货币,还是一种给货币及其他很多东西提供基础的信任网络——去中心化的信任网络

比特币既是一个生态系统,所有的用户/节点在因特网上利用比特币协议相互交流,同时比特币也是系统当中的币的名称

比特币和互联网一样,都有着全新的底层技术,运行原理和上层应用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比特币就是互联网货币的完美形态,因为它的快捷、安全以及无国界的特性。

不同于传统的货币,比特币是完全虚拟的。没有实物的货币,甚至就本质而言,也没有数字货币(用的是UXTO机制)。比特币隐匿于发送者和接收者间价值传递的交易中。比特币用户拥有能够使他们在比特币网络中证明自己交易权的密钥,解密后可使用比特币

比特币代表了数十年的密码学和分布式系统的巅峰之作,这是一个独特而强大的组合,汇集了四个关键的创新点。比特币由这些构成:

▷ 一个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网络(P2P网络)

▷ 一个公共的交易账簿(区块及区块链)

▷ 一个去中心化的数学的和确定性的货币发行(分布式挖矿)

▷ 一个去中心化的交易验证系统(共识机制)

(8)

比特币的原理(交易,矿工,区块链)(参考的是TED演讲的资料)

比特币是一种资产,其价值会上下波动。往大了说,它是一种加密货币。不是由国家掌控的法令货币。

但真正的亮点在于它的底层科技,区块链。这是第一次天南海北的人们能够相互信任,并进行个人对个人的交易。并且这种信任不是由某个大型机构建立的,而是来自于合作,密码学,以及一些精巧的代码。

因为信任对科技而言与生俱来,我把这个叫做“信任协议”。

你可能在想,这个玩意是怎么运作的呢?

资产,像是钱、音乐这些数字资产不会被存储一个中央仓库,而是利用最先进的密码学,散布在一本全球账簿上,当有人进行一笔交易时,该交易会被发送给全球,数以亿计的电脑,而在世界各地,有一群叫做“矿工”的人,他们手头掌握着巨大的运算能力,每10分钟,一个区块就会被产生,这个区块包含前10分钟内的所有交易,然后矿工开始工作,尝试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他们相互竞争,第一个找到问题解法,确认这个区块的矿工,会得到数字货币形式的奖励。然后关键的是这个区块与前一个区块,以及再前一个相连,从而创造出一个区块的链。每一个都会被打上时间戳。

如果我想黑掉一个区块,付给a,还有b,相同的一笔钱,我得黑的不单单是那一个区块,还包括那之前的所有的区块,即那条区块上的全部交易历史,且它并非只存在一台电脑上,而是在同一瞬间,遍布于百万台电脑,而他们都在使用最高级的加密技术。

_**这就是区块链的运行方式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